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馆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精神文化产物——红歌的魅力及其发展意义

           有一种声音,仿佛天籁之音,有一种感动,只随那声音流淌,有一种激情,伴随那歌喉起伏;那是天外的乐章,更是脱俗的美好,那是红色的声音,更是红色的激情。

微信图片_20201230113555.jpg

          红歌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物,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特点,运用特殊的音乐符号记载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记载着中华民族时代的新发展。我们欣赏红歌、传唱红歌,不仅仅是在表演,而是发自内心的享受,通过音乐演唱形式,口口相传,让我们永远铭记于心,从精神的骨髓里汲取强大的精神动力。

微信图片_20201230113601.jpg

          1、节奏鲜明,强弱规整,具有一定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微信图片_20201230113607.png

         歌曲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均为16小节,节奏规整,强弱规整,整曲运用进行曲的艺术风格,生动地表现内在坚强的意志,让人热血沸腾。

          2、音程跨度不大,音域和音区大都属于群众演唱区域范围之内,朗朗上口。

          例如:歌曲《幸福在哪里》

微信图片_20201230104134.png

          第一乐段在中音区,用朋友间商讨的语气,音乐十分亲切;第二乐段在中高音区,跳动不大,但音乐明朗而富有激情。歌词言简意赅、纯洁质朴,表现出人们对幸福观的正确理解。歌曲完全来自于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表达无数人的真情实意。

         3、大多都是简单的二部曲式结构体。

         例如:歌曲《驼铃》

微信图片_20201230104154.png

           第一段是复乐段,旋律进行以下行为主,感情压抑,但又饱含深情。第二段旋律一开始高亢的旋律激动人心,表达了昂扬的情绪,之后旋律又平稳下来,显得语重心长地叮嘱战友,感情真挚且又耐人寻味。

          二部曲式结构体,分别代表不同结构层次和乐曲的发展,从而增加了结构的容量。


         4、音乐旋律的发展、和声的起伏基本保持平衡。

         例如:歌曲《假如你要认识我》

微信图片_20201230114042.jpg

           第一段是四个方整的乐句,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移位重复,第四乐句亦是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音调前呼后应,烘托主题,音乐容易达到高潮。


           5 、影视艺术与红歌紧密相连,在视觉角度上增添听觉上的共鸣,焕然一新,流传至今。

          例如:电影《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中唱到:“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哎,谁不说俺家乡好…”歌曲流畅而优美,抒发了人民对解放军和解放区的由衷赞美。

         再如:电影《甜蜜的事业》插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中唱到:“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比翼的鸟儿展翅飞翔,迎着那长征路上战斗的风雨,为祖国贡献出青春力量。”曲调悠扬并富有色彩变化,副歌开始以衬词过渡,音乐明亮、舒展,点明了全曲的主题—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因此,通过多层艺术的渲染,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进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微信图片_20201230110452.jpg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群众艺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壮大,从政府机关到教育院校,从街道社区到乡镇企业,都有着自己的艺术团、合唱团、演出队,而合唱(群众歌咏)这最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艺术表现手段成为了每个团队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无论何时,群众歌咏都发挥着它独特的社会作用——传递民众心声,大力宣扬先进文化的政治任务。

           群众歌咏活动大量运用了革命历史音乐素材(红歌),通过多声部和声色彩变化和音色不同的表现方式,使音乐音域更加宽广,音乐的音色表现得更加饱满。这样,更加突出了音乐内在的情绪,表现更丰富的音乐形象。例如:乔羽作词、刘炽谱曲的《祖国颂》,是1957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为庆祝建国八周年所拍摄的我国第一部大型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中的同名主题歌,为气势恢宏的大型合唱,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突出表现中华儿女热爱祖国之情,通过合唱的力量,更好地烘托主题。印青创作的《走进新时代》是一首政治性很强的抒情歌曲,它的旋律优美,歌词质朴简洁,朗朗上口,亲切感人;它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人民发自肺腑的心声。通过群众歌咏活动,得到大家精神上的震撼和鼓舞,感受到中国这个大家庭的强大与自豪。这充分体现了,群众歌咏活动无时无刻都能体现出人民群众积极奋进、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

微信图片_20201230110452.jpg

微信图片_20201230110502.jpg

            通过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组织的歌咏比赛,我们不难看出,它展现了各行各业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地方风采,让人们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增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群众对工作、对生活充满热情,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充实精神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微信图片_20201230110509.jpg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群众歌咏比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群众歌咏比赛、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群众歌咏比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歌咏比赛、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群众歌咏比赛等,纵观西双版纳州近几年的歌咏活动,州委、州政府、教育、卫生、工商、税务、林业、农业等各系统纷纷组队参加,街道社区群众艺术团体也积极备战,群众热情极为高涨,充分体现了我州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因此,在当前,以群众歌咏活动形式传唱红歌,团结凝聚人心,就是要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确定人与社会共同和谐发展。

微信图片_20201230110452.jpg

微信图片_20201230110502.jpg


微信图片_20201230110506.jpg


          红歌本身根植于中华大地,凝聚着华夏民族红色历史的精髓,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它延续了革命精神的发展,又激励了后人不断前进的脚步,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教化作用。

          1、在革命时期,唱响红歌,有力地推动人民反帝反封建主义势力,成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激愤人心。

         例如:电影《风云儿女》插曲《铁蹄下的歌女》中唱到:“谁甘心做人的奴隶?谁愿意让乡土沦丧?可怜是铁蹄下的歌女被鞭挞得遍体鳞伤…”歌曲的声调、语气和情绪变化,同音调、节奏的结合,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在旧中国作为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弱者”歌女们不平的呐喊。

         2、在历史革命时期,人们唱响红歌,振奋人心,团结奋进,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反动浪潮。

         例如:电影,《铁道游击队》中插曲《微山湖》中唱到:“听春风传来一片歌谣,俺铁道游击队,为国为民立下大功;看青松巍巍绿水滔滔,俺铁道游击队丰功伟绩,人民永远忘不了。”优美流畅的曲调,细腻多变的节奏,乐曲高潮部分的衬腔,乐句之间调式的游离,使歌曲既有民歌风味,又独具匠心,尽情地抒发了人民对为国为民立下丰功伟绩的英雄们的赞颂之情。

         3、在社会主义时期,红歌唱遍社会主义,召唤时代精神,要求现代化加快发展,在音乐文化中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

         例如: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到:“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世世代代在这希望的田野上生活、劳动、奋斗,为她打扮、为她梳妆、为她添彩、为她增光!”歌曲旋律优美、加之不断的调式交替,更显得热情奔放,描绘出我国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农村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4、在社会发展新时代,红歌开始唱和谐,排山倒海的歌声,振奋人心,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真挚纯朴的艺术气息。

        例如:朱海作词、胡延江作曲的《我们的新时代》唱到:“当盛世的钟声敲醒未来,春风入怀百花盛开;当圆梦的时刻扑面而来,豪情抒怀尽情表白;当幸福的生活如约到来,万家灯火欢乐开怀。”歌曲描述了我们的新时代,人民的新生活。

        再如:印青作曲的《共筑中国梦》唱到:“幸福是百姓梦,强盛是中国梦;满怀豪情领略浩荡的风,踏平坎坷我们荣辱与共;实现梦想,拥抱天边彩虹,我们昂首再启程,共筑中国梦!”歌曲气势恢宏,充满希望,表达了各族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携手共筑中国梦的豪情壮志。

微信图片_20201230110452.jpg

微信图片_20201230110502.jpg

          心中有支永远的红歌,万水唱来千山和,唱出儿女千万情,祖国多壮美;心中有支永远的红歌,太阳唱来月亮和,凝聚心中所有爱,春风绽花蕾。让我们在红歌的指引下,永远跟党走!

微信图片_2020123010413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