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馆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慢轮制陶:泥土与火4千年的碰撞,成就了傣族慢节奏的民族技艺

狭窄、拥堵的街道,高耸的写字楼,挤不上的公交车、地铁,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科技,电子、智能化产品让我们的生活不断的加快加快加快。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2/M00/02/59/rNYBJl-dMoGEKFS-AAAAADGAyzw945.png


扫码点餐不用等、外卖员争分夺秒的送餐,不惜闯红灯、逆行;快递要次晨达甚至当日达;审批流程要简化速度要快;短视频、碎片化知识,不排队、立即取,没有人愿意去花时间等待,效率、速度成了评判我们生活的标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快捷,我们的内心似乎也越来越焦躁。

而在版纳,现代科技似乎并没有对当地人的生活造成负面的影响。

在现代的快捷方便里,还有版纳人在慢节奏的生活,慢节奏的工作,傣族的慢轮制陶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傣族制陶历史悠久,慢轮制陶是一项非常古老的工艺,也是中国原始陶艺的代表,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明代洪武年间《百夷传》记载:傣族“无水桶、木甑、木盆之类,惟陶冶之器是用”。

我们从很多傣族古画上也可以看到,傣族人挑水用的是陶罐,而不是水桶,勐远仙境的天然溶洞山泉水包装上就可以看到一位傣族姑娘用陶罐装水。

可见,傣族人自古喜爱用陶,在傣语中,制陶用的慢轮为“板磨”,俗称“土锅”。

5月,傣族慢轮制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在版纳体验过慢轮制陶的朋友一定发现了,师傅都是女性。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M00/02/62/rNYBQF-dMoGEID_DAAAAAOUW4w0462.png


因为傣族制陶是一项“传女不传男”的技艺,只有近几年才出现少数男匠人的身影。

傣族的慢轮制陶用西双版纳当地田间普通的泥土作为原材料,通过晒干、舂碎、筛细之后,再存放一段时间就成为了制作傣陶的陶土了。

制作傣陶的工具有转轮、木拍、竹刮等,工具非常之简单朴实,做傣陶时,匠人必须手脚并用,脚趾慢慢地转起木轮,双手将泥条盘成圆形,再逐渐修成想要的形状,然后在用木拍和石头拍打陶坯,让它更为紧实。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M00/02/62/rNYBQF-dMoOEXm5lAAAAAHFk1RY518.png


陶坯上的纹样主要是木拍拍打出来的绳纹或者是印上去的其他几何纹样。

经过舂土、筛土、拌沙、渗水、揉泥、制坯、打坯、干燥、上釉、烧陶等数道工序之后就制作成为一件件实用的器具,这一过程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也是慢轮制陶“慢”的其中一个原因。

傣陶制品一般以实用为主,产品按用途分为生活器皿、建筑装饰、佛教用器等种类。

相对于现在的快轮拉坯,慢轮制陶的效率很低,产品也不够精致,但慢轮制陶有着质朴、单纯的美感,制作的产品主要是为了实用,这种为实用而生的精神才是它们的追求。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2/M00/02/59/rNYBJl-dMoOENlKoAAAAAK6wT1k120.png


傣陶的工艺源于三四千年前的中原地区,傣族先人从中原一路带回来,如今中原地区已经没有了这项技艺,而谁会想到,在隔了数千年的时空之后,西双版纳的傣陶竟然还如此鲜活的保留并传承了这宝贵的技艺。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