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馆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盐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傣族章哈”

整理:杨雁


微信图片_20200309104608.jpg过去赶摆场上的章哈


  章哈,傣语音译,翻译成汉语就是会唱的人,也就是歌手。章哈作为傣族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在傣族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傣族章哈,主要流行于中国唯一的傣族自治州—云南省南部边陲的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聚居区,以及思茅市的江城、孟连、景谷等地的傣族村寨。此外,还流行于老挝老族、缅甸北部掸族、泰国北部傣元人栖居地。2006年5月20日,西双版纳“傣族章哈”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名录。

“傣族章哈”的形成年代,目前还无法准确确定,但不可置疑的是,傣族章哈的产生,和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一定与生产劳动、居住环境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关于“傣族章哈”的产生有2个动人的传说。其一是《滴水成歌调》:有一家母女俩在山坡上种瓜,坡脚流淌着一股山泉,渴了累了,姑娘就到泉边饮水歇息。流水从高处淌下来,发出清脆婉转的声音,时高时低,像温柔甜蜜的吟唱,时时拨动姑娘的心弦。她忘了劳累,忘了给母亲打水,静静地倾听着,倾听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太好听了。后来,每当劳动累了,她就到泉边倾听流水的声音,边听边学着哼唱出心中的感受,疲劳和烦恼顿时消除掉了。日久天长,山泉流动的音响,全被姑娘接受变成了她自己的歌声。她到处去传唱流水般优美动听的歌调,人们一代代传承下来,就成了傣歌的调子,姑娘就成了傣族的第一个章哈;另一个传说是《章哈与嘎兰多鸟》:有一位姑娘,从嘎兰多鸟婉转动听的鸣叫声中得到启示和灵感,并深深爱上了嘎兰多鸟,忘记了吃饭睡觉,天天到森林里去模仿它那娓婉动人的叫声,渐渐把鸟鸣声变成自己的歌调,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并到处去唱给人听,于是就有了章哈。


微信图片_20200309104616.jpg过去婚礼上演唱的章哈


  传统章哈演唱有独唱、对唱两种形式。演唱时有两种伴奏形式:一种是以近似于二胡的拉弦乐器“定”伴奏,演唱内容多为山歌、情歌,是小伙子对姑娘倾诉衷肠的常用方式,称作“哈赛定”;另一种是以形似竹笛,但装有单铜簧片吹管乐器“筚”伴奏的,称作“哈赛筚”,有见什么就唱什么的即兴演唱,有程式化的祝福歌、祈祷歌,还有固定唱本的叙事长歌等,多在喜庆场合演唱。


微信图片_20200309104621.jpg

                                                    哈赛定


微信图片_20200309104626.jpg 哈赛筚


  章哈演唱的唱腔,称“章哈调”。章哈曲调由五声音阶组成,每句唱词可长可短,比较自由,除末尾一个音节或衬词可以拖长以外,一般都与说话时的音长相近。章哈有别于一般民歌,叙事性较强并具有抒情特征,属于演唱性曲艺。


微信图片_20200309104631.jpg章哈拜师仪式上徒弟向师父表演展示

   

  每逢年节喜庆,如傣历新年、关门节、开门节、上新房、婚嫁礼仪、小孩满月、升和尚等时刻,人们都要备好礼物,恭恭敬敬地去邀请几位有名气的章哈,到摆满酒席的竹楼上或者喜庆场所来演唱。这些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依然。傣族人民把章哈比喻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盐巴”和“芳香四溢的鲜花”等,说明章哈与傣族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